山寨日化太強大 "白貓"變"日貓""雕牌"成"周住牌"--知識產權--人民網
人民網>>知識產權

   

山寨日化太強大 "白貓"變"日貓""雕牌"成"周住牌"

 鉛汞超標損健康 

●本報駐河南、貴州特約記者 楊  柳  張  威 ●本報記者  江大紅

2013年01月25日09:24    來源:人民網─生命時報    手機看新聞

  “巧白”和“立白”肥皂。
  楊 柳 攝

  近年來,山寨產品肆意橫行。從山寨電子產品、箱包、服裝發展到現在的食品、日化用品,並有愈演愈烈的趨勢。本報記者在河南、貴州、江西三地調查發現,日化用品已成為山寨產品的重災區。特別是在農村地區的小賣部,山寨日化用品更被堂而皇之地高聲叫賣。

  真品假品摻著賣

  1月中旬,記者走進河南新鄭市陸家橋村的一家小賣店。這間小店不足20平方米,簡陋的貨架上凌亂地擺放著一些食品、日用品。記者發現這裡賣的日化用品大約有20多種,但是有超過一半都是仿造的山寨產品,比如有幾塊“舒芙佳” 香皂,看著跟我們平時用的“舒膚佳”香皂沒啥區別,一袋“日貓”洗衣粉更是跟“白貓”洗衣粉長得基本一樣。僅這一字之差,弄得記者必須睜大眼睛識別,否則就會被誤導。村民老張對記者說,他本來是想買一塊“立白”增白皂,老板遞給他一塊,他沒細看就拿回家用,結果怎麼搓都不出沫,一看包裝,原來是“巧白” 增白皂。記者在河南走訪的三四個村子,每個村大概都有兩三個小賣店,幾乎都在賣類似的山寨日化用品。

  記者在鄭州國際小商品城內採訪發現,還有很多日化用品的包裝雖與正規品牌相同,但價格卻便宜一半,甚至更低。當店員聽到記者打算在鄉鎮開家護膚品店時,熱情地推薦說:“鄉鎮店來我這拿貨的特別多,這些都是‘高仿’的護膚品,銷路很好。你就放心拿貨吧,一般人是分辨不出來的。”

  同樣,記者在貴州省普安縣高棉鄉喜打村的幾個小賣店也發現,貨架上山寨日化用品佔據了“半壁江山”,“瓢柔”、 “周住牌”跟“飄柔”、“雕牌”等日化品混放在一起,只是前者價格便宜很多,來到小賣店的顧客大多會選擇那些山寨貨。當記者問村民為什麼要買這些仿造的產品時,村民回答說:“不都一樣麼?當然哪個便宜買哪個了。”也有村民告訴記者,這些便宜的洗衣粉或肥皂確實不太好用,有的根本洗不干淨衣服。

  在江西省南豐縣有名的三岔路口日用產品批發地,記者走進一家商行,同樣看到很多山寨產品。“久神”沐浴液和“六神”擺在同一個貨架上,上面的包裝圖案都是以白色、綠色為主,非常相似,如不仔細觀察,很可能就弄混了。記者發現,一瓶1380毫升裝的“久神”售價為28元,比1000毫升裝的“六神”還便宜7元。店員告訴記者,“如果你批發的話,‘久神’還能更便宜,隻需要18元一瓶。很多農村的小商店都是在我們這進貨,‘久神’比‘六神’更實惠,在農村更好賣,你要是開店的話,買這種就好了。”

  鉛汞超標隱患多

  山寨日化用品充斥農村市場,這給廣大農民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危脅。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系副主任鈕文異指出:“品質低劣的日化用品主要以兩種形式存在於農村市場:一種是山寨日用品,其以‘貼近’知名品牌為策略,使用相近的名稱或商標,誤導消費者﹔另一種則為假冒偽劣產品,一些不法廠商,使用正品的包裝,但其中的成分及產品卻完全被換掉,這類日化用品若未經使用,消費者幾乎無法判斷其真偽。這兩種形式的偽劣產品,質量無法保証,對消費者的安全產生了極大的危害。”

  早在2011年11月《京華時報》就報出“山寨日化品銷售網涉及10余省份”,警方共收繳假冒寶潔、聯合利華、資生堂等知名品牌的沐浴露、洗發水等2000箱。經鑒定,5家“假貨公司”銷售的假冒偽劣商品微量元素和各種礦物質嚴重超標,含有汞、硫、苯等重金屬。據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高永軍介紹,按照國家對日化產品的要求和標准,不允許將超標重金屬加入到日化產品中,汞、硫、苯等重金屬都對人體有害。而山寨、高仿日化用品,鉛汞含量普遍超標,使用偽劣日化用品可能會對皮膚產生刺激,引起過敏、瘙痒,甚至潰爛,長期使用甚至有導致皮膚癌的可能。

  看價也要看質量

  假冒偽劣產品屢禁不絕,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大問題。僅從2012年全國消費者協會系統受理的消費者投訴情況看,質量問題佔總投訴數量的50%以上。從商品種類看,家用電子電器、服裝鞋帽、日用消費品等商品質量投訴居高不下。而利益驅動則是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存在最重要、最直接的原因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一些山寨商品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,因農村消費者識別真假能力有限,社會監督和服務還有漏洞,給山寨商品提供了生存空間。此前,《生命時報》記者在採訪河南葉千縣工商局昆陽鎮工商所所長時,他曾表示,因大商場、超市驗貨比較嚴,這些“傍名牌”的山寨用品很難進入,隻能在農村市場和小商販處“安家”。

  那麼,如何才能真正杜絕山寨日化在農村地區繼續蔓延呢?專家認為應該從三方面的共同發力。

  一是政府部門把好關。加強對市場的監管,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,隻有相關部門認真履行職責,才能減少山寨產品的數量。同時,有關部門還應加強宣傳和監管力度,對汞、硫、苯等重金屬成分超標的日化用品,必須進行清理、銷毀,從而將危害降到最低。

  二是正規品牌企業要積極主動維權。山寨及假冒偽劣日化用品,不僅侵犯了正規產品的專利及知識產權,也對這些企業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。有關企業應該積極主動地拿起法律武器,維護自身利益,讓山寨及假冒偽劣產品無可乘之機。

  三是消費者提高警覺性。記者在農村調查時採訪過幾位村民,他們都說,“隻要能用就行,農村人哪有那麼講究的”,“現在年紀大的人不太懂什麼品牌不品牌的,再說了,農村畢竟不比城市,買啥東西隻要價錢合適就行”。一家小賣店的店主還告訴記者,“現在連吃的都是山寨貨,日化產品還講究啥”?如此看來,山寨日化用品之所以在農村橫行,主要是因為農村消費者維權意識較差,很多人隻看價錢不看質量。所以,要提醒廣大農民朋友,山寨日化用品有害健康,購買時應盡量到正規商店或超市,仔細看清是不是自己要買的牌子,大家要對自己的身體和利益負責。▲

(責任編輯:馬麗、趙竹青)


24小時排行 | 新聞頻道留言熱帖